約翰壹書所傳的警告:敵基督者

敵基督者的警告 在約翰壹書第二章,使徒約翰警告說: “ 2:18 小子們哪、如今是末時了.你們曾聽見說、那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好些敵基督的出來了.從此我們就知道如今是末時了。 2:19 他們從我們中間出去、卻不是屬我們的.若是屬我們的、就必仍舊與我們同在.他們出...

Thursday, March 22, 2012

无所不在的神,需要降临在已经存在的地方吗?



无所不在的神

各位是相信神是无所不在的,是充满万有的,为什么今天还是在自己骗自己说:“神的灵刚降临在祂已经存在的地方”。强调这种矛盾的说法是我们的共信,有意思吗?(诗篇1397-8以弗所123

神的灵是无所不在,换句话说,神的灵无时无刻的充满着万有。我们因为肉眼的局限,看不到那看不见的神的灵,却因信,相信那看不见的神的灵是充满着万有的。当神的灵决定要向人显现,有局限的人的肉眼,只能明明看到的是神的灵好像是在降临一般,那为什么我们还是停留在人肉眼的感观上,把我们已经认同神的灵是无所不在充满万有的显现,还是解释为“神的灵才刚刚降临,意思是说在之前神的灵並不在那个地方”呢?充满万有的神的灵,需要再降临在祂已经存在的地方吗?这么幼稚这么无知这么顽固这么矛盾的思想,要蒙骗我们自己到几时呢?我们肉眼看到神的灵,是无所不在的神的灵的显现,不是神的灵的降临,不是吗?

自有永有的神

各位也是相信神是自有永有的,换句话说我们也是相信神的灵也同时和神是自有永有的。那么我们又何必自己骗自己说:“人把主耶稣的肉身钉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稣的肉身是死了,那自有永有的神的灵也会因此而同时死去吗”?为什么老是以人的观点去理解圣灵的事呢?有 意思吗?为什么老是停留在自己的矛盾之中,而把神的作为以人的意思形容为一件矛盾的事呢?有意思吗?

如果神不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中间,如果主耶稣的肉身不死而复活,那神预定的救恩能完成吗?主耶稣的肉身,为了替我们赎罪,是明明死在十字架上。我们有何必与世人的无知和愚拙看齐,去争论“自有永有的神的灵”也会随着主耶稣的肉身死去呢?这样的自相矛盾有意思吗?

万象都是神的灵托住的,只要神的灵“不存在”了一分钟,不要说是三天,万有都歸无有了,我们还能在这里呱呱叫吗?不是吗?

以上两点是我们的共信吗?

如果你说是的,那么:

1.分分钟,我们都“浸在无所不在的神的灵”里面,不是吗?

2.分分钟,自有永有的神的灵,在五旬节前是存在的,在五旬节时是存在的,在五旬节後也是存在的,这自有永有的神的灵也同时充满着万有,不是吗?

3.在末世审判时,我们的灵都被提升,接受审判。义人的灵被接入天国里,恶者的灵被判下地狱,受那永不止尽火湖的火燃烧的刑法。连虫都不死,恶者的灵会被烧死吗?(马可944)神那时是会收回神的灵,你我看到的“万有”就都歸“无有”。


请别护卫和守住“断章取义”的说法

1.把五旬节圣灵的浸形容为主耶稣升天後第一次降临,意思是之前主耶稣的灵没有充满万有,主耶稣的灵不是无所不在的灵,单单这以上两点就可以证明教会的说法含有“断章取义”的错误。

2.只执行约翰福音13章主耶稣责骂彼得的一句话,却没有去执行主耶稣命令门徒要照榜样去行的命令;只行其一,不行其二,让外人看了,马上知道这也是“断章取义”的做法。


当初圣灵带领先贤创立真耶稣教会,不是要更正万教信仰吗?这不就是真耶稣教会的原有精神吗?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圣经的真理,即使圣灵要感动我们,而我们却立意要固守成规,坚持己见,不理会神交托给我们真理的前后文,固执地只取一段经节中的一小段,断章取义地立下定论。在五大信仰里,有三项就存有这毛病。你说,真耶稣教会如何去更正万教呢?没有纯正的真理如何抵挡撒旦的攻击呢?如何推广福音呢?


觉悟已往所犯的错误,可能是一件使人震惊害怕的事,却不是一件可耻的事,除非你的骄傲使你拒绝修正理解错了的信念!

醒醒吧,我亲爱的教会!

God is omnipresent. Should omnipresent God descend to the place He is already there?

Omnipresent God

All of us believe that God is omnipresent and God fills all in all. Today, why do we still con ourselves by saying that “The Spirit of God has just descended to the place He has already present”? Emphasizing such contradicting belief as our common belief, is it meaningful? (Psalm 139:7-8; Ephesians 1:23)

God is omnipresent. In other words, the Spirit of God is omnipresent and fills all in all too.  Constrained by our human vision, we cannot see the invisible Spirit of God. But because of faith, we believe that the invisible Spirit of God is filling all in all. At the time the Spirit of God decided to show Himself, limited by our constrained vision, what we could visually see is clearly appeared as if the Spirit of God has just descended. But knowing the fact of our limitation, why should we hold back our understanding within the constraint of our senses? Why should we continue to ignore our common belief that the Spirit of God is omnipresent filling all in all? And still explain that “the Spirit of God has just descended, meaning that before the time, the Spirit of God was not present”? Is it meaningful that the omnipresent Spirit of God has to descend in the place where He has already presented? This kind of thinking is naïve, ignorant, stubborn and self-contradicting. How long are we going to con ourselves with such thinking? Our naked eyes see the Spirit of God. This is the omnipresent Spirit of God manifest Himself to us. It is not that the Spirit of God has descended, get it?

Self existing and ever existing God

All of us also believe that God is self-existing and ever-existing. In other words, we also believe that the Spirit of God is self-existing and ever-existing too. Therefore, why should we continue to con ourselves that “when man put the body of Lord Jesus on the cross and the body of Christ died on the cross, we deduce that the self-existing and ever-existing Spirit of God had died too”? Why we always applied human perspective to spiritual event? Does it make sense? Why should we stagnating in our self-contradicting thought and describe the spiritual event with human perspective and come out with a self-contradiction explanation? Is it meaningful?

If God did not become flesh and be amongst us, if Lord Jesus’ body-flesh did not die and resurrected, then how God’s predestined salvation could be achieved? Lord Jesus body-flesh died on the cross for our redemption of sin. Why should we be as ignorant and foolish as the world in debating that “the self-existing and ever-existing Spirit of God” would die together with the body-flesh of Lord Jesus Christ? Is it meaningful to sustain our self-contradiction?

The Spirit of God sustains all in all. The all in all will become non-existence even if the Spirit of God “disappeared for one second” let alone for three days. If the Spirit of God had really died with Christ you should not have seen any of us arguing aloud in this forum, isn’t it?

Are the above two facts our common belief?

If your answer is yes, then:

1. At all time, we are immersed in the omnipresent Spirit of God, isn’t it?

2. At all time, the self-existing and ever-existing Spirit of God existed before the Pentecost, existed at the Pentecost and also existed after the Pentecost till for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f-existing and ever-existing Spirit of God fills all in all, isn’t it?

3. At the last judgment day, our spirit will be lifted and receive the judgment. The righteous one will be admitted into the Kingdom of God. The unrighteous one will be casted into hell receiving the punishment in the lake with everlasting flame. It is the place even the worm would not die. (MARK 9:44) How could you declare that the spirit of the unrighteous will die in hell? At the time, we know that God will withdraw His Spirit. You and I will witness the universe in existence will become none.


Please stop defending out of context interpretation

1. Declaring that the Holy Spirit Baptism at the Pentecost was the first time the Holy Spirit had descended which means that the Spirit of Christ was not omnipresent and did not fill all in all. Just base on the above two facts, it is adequate to prove that this is an out of context interpretation.

2. Only carry out the action where Lord Jesus scolded Peter in the book of John chapter 13, but omitted Lord Jesus’ command to follow His example; executing one and omitting the other, is obviously an out of context interpretation problem.


In the beginning Holy Spirit had led our earlier holy worker to establish TJC. Wasn’t it that TJC was supposed to correct all others’ incorrect beliefs? Wasn’t it that it was TJC’s original spirit? However, if we research the truths in the Bible, even if the Holy Spirit tries to move us and reveal to us, but if we insist with our pride and desire, and do not put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ntext before and after the passage under study, and stubbornly pick a passage out from a larger passage, and make an out of context conclusion, resulting in that out of the five common doctrines, there are three which were interpreted out of context. What say you? Can TJC correct the wrong beliefs of other churches? Without having the original truth from God, how could TJC defend against Satan’s attack? How could TJC spread the Gospel?

Realize past mistake maybe is a shocking and startling event but it is not a shameful event, unless your pride has overwhelmed you refusing to correct your wrong perception!

Please wake up, my dear church!

Thursday, March 8, 2012

属灵战争的第二战:建造巴别塔(人想要绕过神)


放大字体Change Text Size
+ + + + +

前提: 蛇与夏娃之战

從圣经的角度来看,在创世记第三章这场战争的战火已经点燃战鼓已经被敲响,记载着一场惊天动地但却毫无火药味的属灵战争的第一战。始祖亚当夏娃,在蛇的挑拨下,惨败在自己的灼热私欲之中。以为吃了不一定死,又可以像神一样眼睛是明亮的,更能够分别善恶,那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壮举啊!那是无比尊禜的事啊!

從这角度观看与分析,这属灵战争追根究底原本就是一场“人与自己私欲”的战争。所以觉得文章的题目应该改为“属灵战争的第一战蛇与夏娃之战(人想要像神一样)”!这事情发生后,创世记38说,天起了凉风,神显现了,在园中行走。无所不在的神在向人显现之前,圣经记载都提到风,(或与)火焰,(或与)地震的出现。神问亚当夏娃:你在哪里?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你作的是什么事呢?我们都知道神是无所不在的无所不知的,亚当在哪里做了什么事神都知道的。你想一想,神何必问亚当夏娃这些祂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呢?所以这些问题并不是【寻求答案式】的问题,而是【反问式】的问题。神是问亚当:你知道你自己是在哪里吗?你知道你自己的身份地位处在哪里了吗?你知道你的 “神儿子”的身份地位处在哪里了吗?我想亚当这“神儿子”雪亮亮的身份被自己的私欲玷污了,需要靠着末后的亚当的替罪与救赎,洗尽污秽才能重得神儿子的身份地位与神合一的生命了。
能呼吸的人都会有私欲,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想要与神一样】打响第一场战鼓失败之后,人的私欲静伏一段时期,过着肉体上被神祝福的一些日子。太平安乐的日子久长了,人的私欲又蠢蠢欲动。心想既然不能像神一样,那就绕过神吧!好主意这次一定行的通!于是又点燃烽火敲响战鼓,战鼓四起烽火连天,一场毫无火药味的属灵战争的第二战序幕了,这场争战的最高峰呈现在我们眼前,创世记11章记载着建巴别塔的壮举!

建造巴别塔

创世记11:1 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 2 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 3 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4 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神的祝福使挪亚子孙繁盛起来,和他们的智慧使他们的心涨大,那时他们想要高举的不是神(的名)而是他们自己的名(旧约时神还没有向世人显明神的名)。他们给自己立了一个听起来很好的理由,为了免除被分散在全地上,所以我们将传扬我们的名。

这是个好理由吗?是属世的理性?是属灵的理性?

这是一个属世的好理由,但在属灵的世界里,却好像是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

让我们先看看这件事的结局:人类吃了自己私欲生出来的毒药之后,从此变得你讲的话我不能明白,我讲的话你也不能明白,即使我们是用共同的语言。多么可悲呀!你可以轻易看到,不仅是那个“高傲自大”的人受害而已,连其他静静地认同此人建议的人也都同样受到伤害。这是不是说在神公义的眼中,“凶手”和“帮凶”都犯同等的罪都要承受同样的惩罚呢?你说我们可以不去“明白,了解”主耶稣所讲真理的原本意义吗?万万不能!

想到这一点,回忆主耶稣所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看了要晓得,听了要明白”,这是一句多么慈爱的话呀!如果有了这“明白”就会真正明白得救的根本,属灵的标准,就能分辨哪一个才是属灵理性的好理由,不是吗?

所以回想起“十字军东征”的历史陈迹,真是欲哭无泪。这件事也因为基督徒听信了一个不是好理由的理由引起的。主教呼吁说“只要有一个公正适当的理由,基督徒就可以出征(JUST REASON)”,就以这理由,一个遵守主耶稣命令去爱他的敌人的基督徒,竟然杀了数不尽的回教徒去夺回(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的)耶路撒冷城。你说,这理由到底要违反多少条主耶稣的命令呢?你说这作法是主耶稣想要看到的吗?但自以为是的基督徒却犯了主耶稣的命令却还是洋洋得意,不是吗?你有没有听过这些人曾经忏悔过他们的无知和自大呢?

巴别人的意念:

巴别的人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
建高塔就能扬名立望,这观念大概是始于巴别塔吧!那可能就是为什么今日我们会继续看到各个有能力的国家一直都要建高楼大厦,这个建的比那个更高,因为高楼大厦可以传扬自己的名声!

我们仔细去思考分析这件事,会想到,扬名立望难道不好吗?如果有好名声,难道不好吗?我们不是在使徒行传里看到他们都是选有好名声圣灵充满的人为执事吗?那巴别人想要传扬自己的名声,因该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吧!那为什么神要惩罚巴别人传扬自己的名声呢?这意念如有错那错在哪里呢?

我想如果人高声宣告为了传扬自己的名声,心里飞扬得意趾高气扬的时刻,往往会忽略了要高举神的名。这种细微心头意念的改变,和立意要有好行为建立自己的好名声来荣耀神已截然不同。这巴别人的意念已经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名高举高过神的名了,这种意念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人高傲的私欲,这就是神所不喜悦的。主耶稣在比喻里所讲的麵团的“大”和“发”的总结指的就是这种高傲,这高傲不仅影响自己所作所为,也会渐渐地影响周遭的人,並且把他们一起拉进死亡的阴影之中。

让我们再把想像力阔大一些,问,这塔的高度真的能高达到天(指的是天国,神的国度)吗?以我们今天先进的科学头脑,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在示拿地,是神在杞人忧天吗?信神的人知道答案是NONONONO。神是看人内心的,神看到人里面的高傲。或许巴别的人真的以为高高的塔能让他们几时想要去神的国度,不必得到神的允许,他们几时想去就可以直接去了。那以后神的最后审判就成为子虚乌有,不是吗?如果不需要经过神的允许,自己想进天国就一脚踏进去,那不就是等于绕过了神。從另一个角度去看巴别塔的事件,它好像在告诉我们,巴别这些人建一座高塔就好像想要为自己建一条通往天国的道路,这样或许他们就能自己进入天国得到永生了。人已经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想要绕过神的意念,正是高傲中的高傲,也是神要惩罚巴别人的主要原因,不是吗?

道路,真理,生命

回头再读主耶稣说过的“我是道路,真理,生命”,真的是百感交集,主耶稣说的真理其顺序也充满了道理。主耶稣为我们铺了一条通往天国的道路,是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刻,主耶稣是以他的鲜血和生命给我们铺的路。所以主耶稣就是这条道路,主耶稣的名就是这条道路,從天上到地下也只有“耶稣”这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的,因为只有这条“道路”的终点尽头才有“生命”,但这两者中间却是要通过主耶稣所传讲过的一切真理。也可以说主耶稣明明地告诉我们,只有道路没有真理就得不到生命。主耶稣所铺的这条道路必需经过真理其尽头才是生命,没有真理的那一条道其尽头没有生命,只有灭亡,不是吗?

这样我们也可以说“走主耶稣这条道路是得真理的前提”和“得主耶稣的真理是得生命的前提”。

换句话说“道路,真理,生命”可以排出六种组合,“道路,生命,真理”,“真理,道路,生命”,“真理,生命,道路”,“生命,真理,道路”,“生命,道路,真理”,只有主耶稣说的组合是完全的。假设主耶稣没有说过这句话,有人把这六种组合摆在你面前任由你去选,选中的可以得救,你会选哪一个组合呢?

可见,如果以人的意思发明了五种不同主耶稣所说的组合,那人所发明的真理不能使我们可以靠着得救的,不是吗?

巴别人所建的这座塔就是他们想要为自己建一条绕过了神可以通往天国的道路,在人手所建的塔里我想一定没有神的真理的,这条没有真理的“塔路”其尽头不是生命,只是灭亡,不是吗?

检查自己是否犯“高傲”的毛病?

如果我们有勇气把我们自己提到高处回过头来往下看我们自己,我们是否会犯巴别人式的“自大”的毛病呢?为了避免我个人可能有的偏见,你自己可以凴你的良知去看,我们是否把教义抬得高过于主的真理?我们是否把教会的名抬得高过于主耶稣的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恭喜你,你看到的教会没有犯这“自大”的毛病。

或许做一个假设,我们如果看到的是一个这样的教会,说“来吧,让我们传扬教会的名,因我们是一个得救的真教会,只有我们教会才是真教会才是得救的教会,别的教会不能救你,真教会才能救你”。如果你看到是这假设中的教会,那有很多的工在等着你去做。

其实從高处看,一个教会就好像是一座高楼。我们如果要把教会这座高楼建的比别人高来传扬我们教会的名时,我们也和巴别人一样犯了同样的毛病。所以这不仅是高傲的毛病而已,这是人已经想要绕过神,目中无神,把自己抬得高过于所应该抬的高度。即使是把教会抬高到只和主耶稣一样的高度,也已经是太高了。

让我们再勇敢的问一次,真教会里面有没有真理呢?從字面上看来,“真耶稣教会”要变成“真教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耶稣”踢出去!從精意上看来,一个教会带你所走的道路,这路的尽头是否有永生,关键是在于这条路上有没有铺满主的真理。因为一个有主耶稣真理的教会,肯定不会说“主耶稣说过的吩咐,命令,真理”,是信徒可以不必去相信,可以不必去遵守的,可以绕过主耶稣这句话,更不会说要让教会高层批准後你才可以去信去行。或者向你灌输这意念,说主耶稣所立的使徒们所讲的道理更是真理,可以取代主耶稣的命令,你们信使徒的话就可以不去信主耶稣说过的话。

求神怜悯,不要让我们的教会经过百年辛酸却变了质,像假设中的教会一样。

哥林多所发生自夸的事
 
哥林多前5:1 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 2 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 3 我身子虽不在你们那里,心却在你们那里,好像我亲自与你们同在,已经判断了行这事的人, 4 就是你们聚会的时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们主耶稣的名,并用我们主耶稣的权能, 5 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但,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主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 5:6 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麽。 7 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8 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

自高自大,自夸,proudboastingpuffed upglorying

使徒保罗要指责哥林多信徒所患的是什么样的毛病呢? 

使徒保罗所要指责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自高自大自夸自赞的心态。保罗这封书信是写给哥林多教会【所有的信徒】的,所以保罗尊称(你们)就是针对所有哥林多教会所有的信徒讲的。或许在那时候真的是没有一个信徒对这事件有所反对的,没有反对就相等于赞同。所以这淫乱的恶念或许已经在每一个哥林多教会圣徒心里开始扎根。这恶念的散播程序就好像麵酵一样,这【恶念】不被除去就会像麵酵在一团麵里散发开来,直到全团都被感染了。因此不仅是犯淫乱的这位信徒是自高自大自夸自赞,所有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都犯同样地在自高自大自夸自赞的毛病,其严重性可想而知。

为什么我们在书信里看不到有一位敢站出来指责纠正这弟兄的错呢?真的所有的信徒都是无知的吗?仰或是每一个人都是想做好人不愿做坏人?仰或为了亲情关系不好意思出口指正?唉!我们教会不是也面对同样的心态问题吗?你说不是吗?换句话说,我们知道在现今社会的法律标准下,一个人如果不阻止身边的朋友犯罪的行为,那这个人即使没有亲自参与他朋友的罪行,也和他的朋友一样,也犯了同等的罪。保罗要指责的,就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认同这位犯了乱伦淫乱的罪,他们也同样犯了乱伦淫乱的罪。如果这犯了乱伦淫乱的罪的人被判定灵命死刑或要被关在牢里,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因“同犯”的罪名,也将一同被判灵命的死刑或要被关在牢里,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在公义的神面前人人更是平等的,不是吗?所以神惩罚的是亚当夏娃和蛇,神惩罚的是所有的巴别人,公平吗?

为什么信耶稣基督的信徒会发明一些理论和主耶稣的真理恰恰是相反呢?

我稍微读了一些早期基督教历史,在二至五世纪期间,Gnosticism的思想侵蚀教会。其实在我看来,这种运动在教会成长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哥林多教会记载的这一事件就是典型的Gnosticism作风。就好像主耶稣在麦子稗子比喻里所描述一样,当麦子在成长时,拜主敌人的赏赐,Gnosticism的思想就好像稗子一样也已开始一起生长。或许会從一个人开始,慢慢使其他的人也受到感染。所以我们虽然不十分清楚主耶稣命令我们不要把稗子薅出来的真正意义,但我们却要明白稗子的感染力,很小心去提防不被它感染到。

Gnosticism这名词主要是指那些拥有多种多样的教义,这教义又不停地改变的信徒。一般上他们认为神只特别赐给他们奥秘的知识使他们和别人分别为圣,他们会特意选用和修饰主耶稣的言语(把他们自己的意思注入主耶稣的话语里)以符合他们自己的言论。这些人也把宇宙万物化分为“物质”和“灵”两大类,认为“物质”是不好的而“灵”是好的,所以“灵魂”必须從“物质肉体”中升华出来以达到得救的目的。

把这种思想引进主耶稣要拯救我们的灵命的道理之中,这新发明的言论很轻易地受到信徒的崇拜追随。既然说肉体是属物质的会败坏的不重要的,只有人宝贵的灵魂会被拯救,这似乎是两种各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对肉体为所欲为。受到新发明的思想侵蚀,大概是哥林多教会发生淫乱,吃拜偶像的祭物,这些事情,却没有人觉的这和主耶稣的命令有什么冲突,反而觉得是值得赞美或骄傲的原因吧。

所以主耶稣在比喻里告诫我们,当人得到天国道理,洋洋得意自大起来,以为可以從中发明出自己一套新教义,却不去分辨这新发明是否和主耶稣的真理是相反时,那人的“涨大和自夸”会把自己带进灭亡,续而影响周遭的人也一起把他们带进了灭亡之中,这是一个可以意料到的非常可怕的结果,不是吗?

我们又有什么新发明呢?

在主耶稣基督圣名下,请原谅我的直言,出发点是为教会好,请您仔细去分辨。
这分析也不是一个论断或审判,因我一向认为主耶稣告诉我们,在今世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毫无保留的依据所有的证据评审一个事件的对或错,但只等到末世神才下最后的判决。也只有去思考审查反省,我们才有可能发现自己在那方面对或在那方面错了。因神的慈爱,神让我们在今生有机会去悔改做错的事,那些能回转过来的,神就医治了他;唯独亵渎圣灵的罪在今世来世都不可赦免的。这思考和发现也不过是要取其“错而能改”或“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精义而已。

a)  我们都相信主耶稣说过的话“约翰福音656吃我肉喝我血,他在我里面,我住在他里面”,你如果去对照Interlinear Bible,你就知道原文就是这么的说。所以不管这位同灵会不会说方言,受洗和领圣餐后,因着信主耶稣的话,我们知道主耶稣已住在他里面。换句话说【主耶稣已住在他里面】就是指【主耶稣的灵已住在他里面】,这人也会被圣灵充满,感动;你也可以说“受圣灵是被圣灵感动的前提”。但事实上我们还是为自己找到一个觉得更好的理由,说“说方言的体验”更能证明主耶稣的圣灵已经住在我们里面。这理由背后隐藏了一个心态,就是如果没有这亲身体验,如果看不到听不到的,我们就觉得主耶稣说过的话就模糊不清了,不可以信了。以相信“体验或恩赐”代替了相信“真理,主耶稣说过的话”,这不是一个属灵理性的好理由。使徒保罗说“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难道我们这末后属灵的以色列人也要回头去学犹太人一样需要神迹才会信吗?你说是主耶稣和主耶稣的“真理”救了我们,还是“体验或恩赐”救了我们呢?神怜悯我们让我们有“体验或恩赐”,为的是要我们相信主耶稣所讲的一切真理都是真的,不是吗?信主耶稣但却不信主耶稣说的话,这不就是好像约翰福音14章里所提到的力的心态吗?主耶稣说“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但腓力却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难道我们也要让时光倒流回过头去学腓力要看到“说方言”才知足才满意才信吗?

b)  我们是不是也发明了这说法“说方言是圣灵充满的前提”,我想我们会坚持这说法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还是不完完全全相信主耶稣说过的话,是一错再错悲剧的重演。再者“说方言”是一个恩赐,没有圣灵内住哪里会有圣灵的恩赐呢?我们怎么能睁开着眼睛,把使徒行传“受圣灵”,“圣灵充满”和“赐说方言”的先后秩序颠倒过来说,而没有一个肯站出来纠正这错误的说法的人呢?神不是已给我们将近百年的时间去研读神的话语吗?神不是倍养许多精通希腊文,希伯来文的同灵吗?神使我们要语文有语文,要圣灵有圣灵,我们能再利用什么藉口不去看明白这问题呢?

c)  我想既然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相信主耶稣的话,借此原因我们也随而发明出把教会的肢体分为“说方言”和“不说方言”两种的做法,认为“说方言”的人是属灵的属神的,“不说方言”的人是不被神接纳的所作的工都是白费的。这做法和主耶稣要信他的人合一恰恰相反,也和保罗所说“成为主身体的所有肢体都是同等的,並不分贵贱贫富,也不以所得的恩赐去比较分割”的说法完全相反。难道主耶稣真理的精义是要我们去分离主耶稣要我们合而为一的信徒吗?主耶稣不可能对我们说要我们合一,但转过头来又要我们这些肢体自相分离的,不是吗?难道主耶稣是要我们把那已经领受主耶稣圣灵的人教育成一个糊涂人,一生一世去追求他已经得到的恩赐吗?

这样的发明,和主耶稣所说的恰恰相反的发明,不是好像比喻里说的“自高自大自夸”的行为吗?YLT翻译本所说的“puffed up,好像面团的涨大”吗?

求神怜悯,让圣灵打开每一位同灵的心眼,能够看了晓得,听了明白,真真正正地信主耶稣的一切真理。有“道路”也要有“真理”才能得着“生命”。

结论

属灵战争的第二战,是人想要满足自己的私欲,既然不能与神同等,那就想尽办法【绕过神】。巴别人在在示拿地的平原建巴别塔,为自己建一条通往天国的路,想要绕过神,自己可以直接进入天国。我们教会一些人的一些作为,不也是和夏娃一样想要【与神同等】,不也是和巴别人一样,想要【绕过神】吗?

所以希望我们不要等神来问我们,我们自己问自己这个问题:【你在哪里?】

神是惩罚了亚当夏娃,神是惩罚了巴别人,但神没有马上判决【犯了罪犯了错,想要与神同等,想要绕过神的】这些人灵命的最後死亡。其实慈爱的神在他们肉体上属世的生活上,继续祝福他们。可惜的是,【属肉体】人还是被自己的【私欲】蒙住了眼睛,只看到眼前【属肉体的祝福】,却看不到自己还是生活在“亚当夏娃和巴别人”遗留下来【属灵的过犯】中所以你我看到的景象,就是这些罪人都快快活活的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更时时听到有些人吹嘘自己属灵的成就和神对他满满的祝福,但却没有看到有一人在劝告,应该如何才能从罪中脱身而出,重得【神儿子】宝贵的身份。直到两千年前主耶稣ecclesia的呼召,[ECC = 出来out; KALEO = 呼召call]应该是想把我们这些罪人從【死權属世王權】里呼召出来,聚集在主的磐石上,在主耶稣的圣名下,重得【神儿子】的福分。请参考:教会与教会组织架构

请求神让我们有力量杀死心中的私欲吧!


Thursday, March 1, 2012

教会与教会组织架构


放大字体Change Text Size
+ + + + +
教会与教会组织架构

我相信我了解Dan, Erock, Dust Danny 弟兄的观点。让我重提Dust所提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在哪里?所以我想我们是想要探讨两种难题:(1)教会---基督的肢体,需要组合成为一个组织吗?(2)什么是教会最佳的组织架构呢?第一个难题的答案,决定第二个难题的存在与否。


主耶稣告诉我们“教会”是什么呢?

凡是人,我们只能在文字的意义中思考和了解。因为这样,我的思考断然被捆绑,我的理解断然被圣经里所用的“教会”这个字劫持住。【16:18 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读这经节,如果“教会”是基督要建立的,有谁能够说什么反对这命令的话呢?如果“教会”是基督要的,今天教会的现状,你可以说有什么不妥的吗?

我们当教会是主耶稣要的

圣经翻译本告诉我们,教会是主耶稣要建立的。这了解成为我的思想。我非常害怕把“教会”解释或梦幻成和原本字典里定义不同的意思。眼睛看着“教会”这字,心里却想成别的意思,这是不正确的。如果我们轻易更换文字的原本意义,会使人困扰,人与人之间再也不能沟通了。

既然圣经如此说,当我思考“教会”这词,组织的管理系统和阶层制度就自动显现出来。教会已存在超过两千多年,来信基督的人认定教会就是一个这样的组织的。你自然臣服于教会组织的权势和权柄。你遵守它们的指示。有基督的命令的所有的了解你让它们替你做决定。不知不觉的,教会成为你的主宰,虽然你还是知道基督是你的主。不知不觉的,当教会说它是唯一能救你的教会时,你毫无疑问的信了。你的理性已经麻木,事实上你原本知道只有替你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才能救你;除了主耶稣基督之外没有任何别的人或机构能救你的。当教会另立新的教义,你不再问这教义是否是基督的命令仰或是人的传统,就单纯的接受了。

最大的翻译误差

我发现在马太福音1618节翻译误差,“教会”这词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原本的字不是指“教会,church”,是希腊文“ecclesia”,“ecclesia”的意思不是“教会”。这是非常可怕的错误,直接控制住读者的思考和了解。

希腊文“Ecclesia”定义为:“被呼召出来(者)” [ECC = 出来out; KALEO = 呼召call]。可以说其定义是“被呼召出来聚集在一起的(集会,议会)”。希腊文“Ecclesia”的定义(http://en.wikipedia.org/wiki/Ecclesia),是古代雅典黄金时期雅典人民的主要集会。

有三处“ecclesia”翻译正确的地方

使徒行传19:32 聚集的人,纷纷乱乱,有喊叫这个的,有喊叫那个的,大半不知道为什么聚集

使徒行传19:39 你们若问别的事,就可以照常例聚集断定

使徒行传19:41 说了这话,便叫众人散去。

NKJV 英文翻译本把ecclesia都翻译为assembly(聚集)。

马太福音1618节,根据原文新的意义

马太1618节的意义,和我们以前的了解完全不同。其意思是:主耶稣把属于祂的人呼召出来(從他们居住的地方,或所处的任何地方)聚集集会。主耶稣要把这聚会建立在磐石上。

耶路撒冷的集会(使徒行传151-29

使徒行传156 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 15:7 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

这聚会看起来像不像一个【雅典人民的主要集会】呢?

探讨的问题

1)如果圣经原文“ecclesia”的意思是“聚集聚会”,並不是指“组织性的教会团体”,那么主耶稣並没有要我们组织教会,那我们何必需要“教会”呢?

2)如果基督没有要我们把教会组织起来,是谁改换了原文,让读者以为“教会”是基督要建立的呢?

3)是谁有这权势和权柄,把我们呼召出来?

4)基督呼召我们出来,是为了什么目的呢?被呼召出来后,我们该做什么呢?是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状况,在基督眼中以为是不妥,所以把我们從其中呼召出来呢?

5)主耶稣为什么要呼召我们出来呢?

我想对“ecclesia”的了解,我们还有很多必需要探讨的地方。愿听各位同灵的分享!
愿神祝福大家!

Friday, February 17, 2012

主耶稣所讲的,要明白天国的奥秘(四)


主耶稣所讲的,要明白天国的奥秘(四)

小的天国和大的天国

前提
主耶稣对使徒们说:“马太福音13:16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 17 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见的,却没有听见18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

我想这世上再也没有人比使徒们更幸运的了,因为使徒们亲眼看到主耶稣,亲耳听到主耶稣讲天国道理。我想这是一般人的想法,主耶稣老早就意料到,所以主耶稣事先就对我们说,那没有看到就信的人更加有福!只要我们听了主耶稣曾经讲过的道理而能够明白的话,我们也可以拥有这能让我们得救的知识。

当主耶稣把天国道理这种子撒在我们的心田时,我们要明白神的国度要降临在我们的心田;这就是马太福音13章主耶稣所讲的几个比喻很重要的一个共同的主题,耶稣是天国的奥秘,耶稣的真理也是天国的奥秘!

所以我们一定要战胜我们自己的私欲, 不让这种子(天国道理)被那恶者夺走,不被患难逼走,不被思虑和钱迷惑走,那我们心里就能够明白,就会回转过来,神就会医治我们。但主耶稣也要我们明白那恶者不仅会把撒在我们心田的好种夺走,那狡猾的恶者有更好的计谋,他会在我们的心田撒下坏种。所以那些有了天国道理而因此得意洋洋的人,很轻易地在那恶者狡猾的阴谋下不明不白地跌倒。没有这种知识而跌倒的人,他会很惊讶地说“我不是拥有了好种,为什么还会生出坏果而不能得救呢?”。

你说这天国道理的知识,是不是对我们得救有非常直接的关系呢?

所以在个人的信仰上,却不要只停留在神迹奇事或亲身体验上,不要以为当圣灵赐给你说灵言的恩赐你從此就得救了,而是要尽快的进入神的真理里面。我们要明白,我们不能靠“神迹奇事或亲身体验”获得拯救。神让我们看见神迹奇事或有亲身体验,为的是要我们完完全全相信神一切的话。因这相信,圣灵就把我们带进他的真理里面;只有谨守遵行神的话神的真理才能使我们得救。所以你要谨记主耶稣说过的话,主耶稣说“我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这等于是说,没有主耶稣的话的人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可言,是不是?

换句话说,有好种的地方就是有神的道理真理的地方,有神真理的地方就是神的国度,就是天国!我们的心就是天国,神的国度!

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
经节:路加福音13:18 耶稣说,神的国,好像什么。我拿什么来比较呢
经节:马太福音13:31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 32 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他的枝上。 33 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像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34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35 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经节Matt 13:31-33 31 He told them another parable: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a mustard seed, which a man took and planted in his field. 32 Though it is the smallest of all your seeds, yet when it grows, it is the largest of garden plants and becomes a tree, so that the birds of the air come and perch in its branches." 33 He told them still another parable: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like yeast that a woman took and mixed into a large amount of flour until it worked all through the dough." 

解经
有了天国道理的知识,循着比喻共同的主题,以微观和宏观的角度,可以让我们深入浅出地理解明白芥菜种和面酵比喻的信息。

主题:这两个比喻还是以天国为主题。天国这词是指天上的国度,更贴切地说,天国是指一个属神的国度,一个有神真理的地方,是神应许要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心田里属神的国度。就好像主耶稣曾经说过的,这不是一个属世的国度,因为主耶稣的国不是在这世界上。换句话说,今天神的国度在我们里面,到了收割的时候,我们就会在神的国度里面,这也是我们所盼望的,主耶稣在我们里面,我们也在主耶稣里面一样。

目标:我想神要神的国度降临的目标还是一致的,有如保罗所说“岂不知你们就是神耕种的田地吗?”。

分析
從微观与宏观角度看属灵的国度和属世的国度
我们已经晓得比喻里所说的“种子”或“好种”指的是“天国的道理”,也是指神的真理,哪里有神的真理那里就是神的国度。然而这是属灵的国度(spiritual kingdom),不是属世的国度(physical kingdom)。这也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18:36 说过的话,“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这是主耶稣说的真理,是我们应该谨记的一句话。

属世的国度观
我一向以来对这比喻的观点和许多人一样,以为这比喻是在描述神在世上的国度成长的状况。神在这世上的国度会成长,從小的国度,或许只有一两个信神的人,成长成大的国度拥有很多信徒。從人的逻辑理性的角度去看,这解释也蛮有道理的,所以很轻易地说服许多的听众。

但当人以世人的眼光去思考神的计划时,就很有可能会生出不属灵的念头。

不是吗?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国度集合在一起,组织成一个团体,有掌权的,有服事的,有跟从的,有理财的,有传讲福音的,有信仰传乘的使命,有自己的教义,等等;这一切的安排都是以属灵的名誉为前提,是一个很合乎理性的安排。

回观教会的历史,这想法也不是一个新鲜的念头,使徒们当初也尝试把天父赐给他们的三千五千的信徒组织起来。(使徒行传2:44 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 45 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 46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 47 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但当人要把神的国度化零为整时,神却使它化整为零。(使徒行传8:1 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列亚各处。)如果我们只以属世的理性去看这事件,我们就不能看到理性之外属灵的信息。所以人的理性告诉我们,遭逼迫而分散是很合理的解释,並非因为神不喜悦这件事。

然而神不喜悦我们做的,却是那恶者想要我们去做的,不是吗?

如果我们以严厉尖锐的眼光去看君士坦丁对基督教的贡献,神以他的大能把使徒们第一个组织信徒的尝试击碎,把信徒化整为零,君士坦丁却再次地用他政治力量帮助基督徒化零为整,很多人成为基督徒並不是因为信主耶稣而是为了能在君士坦丁的政权下谋一个高官爵位。罗马帝国攻占的国家,许多人成为基督徒是在枪杆下被逼而信的,这也是欧洲国家强盛时在他们的殖民地所用的手段。

我们不是看到天主教已俨然自成一国了吗?

但当我们以宏观的角度再看这理性的解释,回想既然主耶稣已告诉我们他的国度不属于这世界上的国度,那我们把主耶稣说的比喻理解为主耶稣是在描述主耶稣升天后反而要在这世界上建立起属于他的而且更大的国度的话,因此在这世上建立起主耶稣的国度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那岂不是要主耶稣把他所说过的话吞咽下去吗?岂不知,在人来说,一言既出匹马难追,那更何况是天父说过的话,天父岂可出尔反尔呢?这一问使我冷汗直流,大概这说法是严重的跑题了。

神的国度有大小吗?
再细想一下,有谁有这能力去量神的国度而能知其大小呢?

我们的心能有多大呢?不过是拳头般大小而已!我们的心能有多重呢?不过也不超过一磅而已!但主耶稣却说神的国度就在我们的心里。

这样我们无从真正的知道属神的国度的大小尺寸,其一:那主耶稣为什么以百种里最小的芥菜种来形容在人心田里属神的国度呢?为什么这人心里的国度会长大成树呢?这比喻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呢?其二:那主耶稣为什么以比芥菜种更小的有机微生物面酵来形容在人心田里属神的国度呢?为什么这人心里的国度会涨大而发起来呢?这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呢?

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的信息
感谢神的带领,许多年前在上班时,有机会和犹太人的同事吃晚餐向他请教面酵在圣经经节里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让我更加了解比喻所带给我们的信息。

在圣经里面酵的用法不仅是用来代表罪而已,当面酵使三斗面发起来时,那发得肥肥涨涨的样子,正好形容这人变得高傲的心态。这是神不喜悦的,可以说是神厌恶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读到创世记11章里巴别塔的事迹。当人高傲起来说:“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神大能的手打了下来,把人拍的七零八落分散在全地上。变换人的口音,使你不明白我讲的话,我也不明白你讲的话,人再也不能轻易地传扬自己的名。

因此这比喻带给我们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就是得到天国道理的人不可因此让自己变得高傲起来,觉的样样都比别人强。如果这样就违反主耶稣要我们虚己的命令了,不是吗?在神眼中,人的高傲是罪,主耶稣用面酵做比喻的主题,真的是一语双关。所以我们要明白的是,主耶稣不是用罪去形容属神的国度,但人的高傲却是罪。

这样芥菜种的比喻里所提到的“大树”也符合形容“高傲”的罪过。当人高傲时,飞鸟会来宿在他的枝上。这飞鸟就好像耶利米书所说的,是来吞吃毁灭这高傲的人的。耶利米15:2 他们问你说,我们往哪里去呢。你便告诉他们,耶和华如此说,定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为刀杀的,必交刀杀。定为饥荒的,必遭饥荒。定为掳掠的,必被掳掠。

15:3 耶和华说,我命定四样害他们,就是刀剑杀戮,狗类撕裂,空中的飞鸟,和地上的野兽吞吃毁灭。)

罪也代表人灵命的死亡,这样主耶稣在这两个比喻里警告我们不要被罪俘虏,不要让罪胜过我们,因为成为罪的奴仆的结局是死亡。

是什么原因使那得到天国道理的人变的高傲呢?或许是人本身的私欲吧?或许是稗子所长出来的果子?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天国之子所要战胜的。

真的我们如果能够让天国的道理在我们心田生根发芽,我们如果能战胜主敌人的攻击,但如果我们因此而高傲起来,那前面所作的一切功夫都要白白浪费掉,不是很可惜吗?

主耶稣说“有耳能听的就应当听”,看了晓得,听了明白,才能得到这天国的奥秘的知识,才能得到主耶稣所应许的永生。

不是神迹奇事或亲身体验拯救我们,是信主耶稣和明白谨守遵行主耶稣的真理的人,才能被拯救,不是吗?